摘要:本文主要介紹“拉鏈馬路”產生的原因、概念以及各大城市解決“拉鏈馬路”現象的策略和措施案例。
如今全國眾多城市中普遍存在【拉鏈馬路】現象,阻礙著各大城市的發展,這是城市規劃建設中的“老毛病”,雖然為人憎惡,但在有些地方卻屢屢出現,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 根據專家分析,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存在:
1、由于城市的交通、電力等市政基礎設施,管網、房產開發配套、綠地等環境整治項目的建設和“增容”所需,管道升級,線路改道等成為擺在相關單位面前的“剛性需要”導致的。按常理,這本屬于為民辦事,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舉措,但現實走向則是,在利益的糾纏下,很多單位的設施改造沒有頭緒。不僅沒有科學規劃,未達成理想效果,反而擾亂正常社會秩序,民怨不止。可見,基礎設施馬路建設還是應該立足整體,長遠著眼,而不是為一時得失,盲目建設,最終“自我療傷”。
2、相關政府部門對于單位改造項目中出現的問題,也是疲于應對。作為規劃部門,本應協調各方,通過科學規劃,整體布局,降低建設成本,避免出現拉鏈馬路情況。但是,各單位的建設馬路工期、出資方等復雜因素讓規劃部門的作為顯得有心無力,尤其是部分規劃部門的行政不作為,亂作為,更讓原本簡單的管理變得復雜,而且頭緒全無。一些重點工程的不按審批程序進行的行為,使得監管出現了真空地帶,透支行政效率之余,也讓政府因此飽受詬病。拉鏈馬路現象原因之二。
3、盡管出現了“共同溝”,“頂管”技術,行政條例“新建道路5年內不得挖掘”等創新舉措,但是,政府成本投入不足,以及治標不治本的法律真空,讓這些措施都顯得隔靴搔癢,一時顯效,難掩頑疾的暗流涌動。(來源:新華日報)
總之,“拉鏈馬路”現象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,比如,有的城市規劃缺乏前瞻性、朝規夕改、邊建邊改,建設缺乏統籌,諸多部門各自為政,你挖完來我來挖,致使同一段路反復開挖等等。
那么什么是“拉鏈馬路”呢?顧名思義,就是指道路挖了填、填了挖的現象。如何杜絕這種現象呢?以下是選取的全國一些城市解決的策略和方案例子:
湖北武漢市唐家墩路被反復開挖出現“馬路拉鏈”現象:
原因分析:一是管線建設與道路建設的需求不同步,二是管線建設與道路建設需要兼顧征地拆遷和交通組織。
解決措施:從根本上解決馬路反復開挖的問題,市政府要求加快行政立法進程,實現有法可依。市政府法制辦、市城建委加快了管理制度起草進程,在新(改、擴)建和大修道路項目中,管線工程必須做到與馬路工程同步規劃、同步計劃、同步設計、同步施工、同步驗收、同步移交竣工檔案等“六個同步”。同時,武漢市將進一步創新投資體制,試行市政管網大配套模式,推行公共設施特許經營模式。
南京主城道路5年平均每年被挖1500次的“拉鏈馬路”現象:
原因分析:在城市建設過程中,沒有科學性、長遠性、整體性的建設規劃。
解決措施:理順管理體制,解決投資主體、資金以及權屬問題,做到超前、同步預埋各類地下管線、管溝,以便在今后建設需要時不破壞馬路。一旦道路出新結束,5年內不得再行開挖。
河北杜絕“馬路拉鏈”現象:合理規劃道路修建,減少河北省各市財政資金損失,建議有關部門嚴格管理道路開挖現象,并出臺相關城市道路保護規定,要求城市道路和城市地下管線必須完成同步建設,統籌規劃,提前報批,統一管理,并向社會征求意見,對于新建、改建、擴建的城市拉鏈馬路交付使用后指定年限內不得開挖。
總之,在全國各大城市建設提速的背景下,類似拉鏈馬路現象層出不窮,各單位不斷施工,改造,維護,相互之間不僅沒有協調,而且亂挖、亂建之流頻繁涌現。無形中既增添了建設成本,頻繁的行政審批也讓政府部門有苦難言,更給群眾的正常生活造成了眾多不便。如果在規劃建設道路上考慮得更周全一點、超前一點,留有余地;在城市管理上,相關部門多一點協同作戰,少一點各自為政,在城市發展上,要堅持科學發展觀、注重科學決策,就能夠遏制【拉鏈馬路】的發生,減少資源的巨大浪費。
本文來源網絡,并代表億豐拉鏈本站觀點,分享網址:http://ofanni.com/News-71.html
業務微信
官方微信